必威·BETWAY

杨宇:构建学习型团队,助力年轻人成长 ——记“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机械工程系主任杨宇


“我被评选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是机械系这个团结、上进、务实、进取的优秀团队的孵化效应之一,我能够在这么一个团队里工作是我的荣幸。”

——杨宇

牵住“牛鼻子”科学规划专业布局

近年来,机械工程系在专业、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上成绩喜人:获得14项省级以上专业、基地项目,获财政竞争性项目资金1820万元,占同期全院总额的60%以上;其中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被列为央财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2011年,杨宇受聘机械系主任后,迅速融入团队,抓住人才第一资源,依托团队核心力量,深入研究现代职业教育特征、技术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化趋势,科学规划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立足产业需求变化,对传统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进行改造,新设工业设计专业,从精密检测、逆向工程等角度提升设计端能力;依托广东省绿色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韶关市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从增材制造、数字化工厂、机器人技术等角度提升制造端能力;以培育机电专业群为突破口,从设备维修、设备服务和机电结合技术三个方面紧跟就业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工艺发展;新增汽车类专业群,打破资源瓶颈,与电气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联合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交叉、边缘专业的融合发展,三系在合作参加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屡屡获得份量十足的奖项,实现了共享共赢。

倡导“开放性” 专注专业内涵提升

杨宇秉承开放的专业建设理念,从三个方向专注专业的内涵提升。一是教师成长的开放性。由于地域原因,学院存在一定孤岛效应,机械系通过大力推动教师外出培训,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参与校际合作的专业资源库建设,参与校企合作的省级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在开放与合作中,突破教师教学与技术能力瓶颈,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二是员工培养的开放性。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生源构成愈加复杂,两极分化愈发明显,必须从因材施教、分层分流分类培养角度入手,坚持开放性育人。以党团学一体化为抓手,融通教学管理和员工管理,借助社团、竞赛、工作室、研发中心等不同层级的载体为不同类型的员工提供分流平台,在员工都能得到与自身实际相适合的教学与培训的基础上,促进员工整体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打造专业的品牌与特色。第三是模式合作的开放性。机械系开放性的建设各类合作模式,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模式、工作室模式和技术服务中心模式等,为不断夯实专业内涵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以来系里教师获省级项目19项,市厅级项目21项,占同期全院同级别项目总数的40%以上,招生规模和报到率越来越好,员工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破题“标准化” 规范专业课程建设

作为省内第一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之一,杨宇带领团队承担了第一批省级“现代学徒制专标课标”的研制,开展了第一批省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同时也被聘为第一届“省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和省教育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在省级专标研制过程中,由于公司是全省第一批开展现代学徒制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学校,没有先例可循,工作推行中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为此,他们从大数据技术与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利用文本语意数字化、能力模型多维化及数据挖掘等工具,制定的省级标准获评为良好,培养了一个标准建设的专业化团队,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工程系的专标、课标建设。在参与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申报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秉持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可推广、可评价、可持续改进的思路,创新地开发了课程“学习工作册”,引领专业及其资源的规范建设。

人才“梯队化”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我年轻时得到诸多睿智长者的指导与提携,甚幸;及今将知天命时,若能给如当年我般的后生垫垫脚,亦幸甚!” 杨宇以爱的传承概括其团队与个人的关系。

对系里的年轻人,杨宇着眼于梯队建设,从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角度,把他们推到前台,让他们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担风险,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建功立业。机械系目前有14个省级以上的基地和专业项目,其中还包括三个国家级的重点建设专业和实训基地,这些项目的第一负责人都是由系里的年轻教师担任,专业建设的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动力,而专业发展不断增强的活力,也使青年教师更快速成长。如秦常贵、曹智梅、杨秀文、柯楚强等一批青年教师在担任项目负责人期间,专业建设硕果累累,个人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和职称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李福运老师荣获了“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技术能手”、“韶关市政府特殊津贴”等光荣称号;刘松老师获得了学院历史上的第一个科技厅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郑绍芸、李嫄、吴卫萍、张沈宁等老师不但自己参赛获奖,带领的员工团队也屡获国赛、省赛一等奖。机械工程系逐步形成了人人争先、个个向上的良好团队氛围,团队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趋于科学合理。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在这个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团队里,无怪乎杨宇会发出这样的慨叹:“得以和诸多志同道合者努力与奋斗,甚幸!”愿机械工程系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在专业建设发展中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文字:吴艳清

编辑:林俊滔责任编辑:吴艳清主编:洪明刚

 

上一条:广东省高职教育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公司顺利召开 下一条:我最大的成果就是我的员工有多厉害!——记“南粤优秀教师”李福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