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传来令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公司报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入选骨干专业项目名单,“工业机器人公共实训中心”和“机电技术公共实训中心”入选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名单,这是公司近年来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和公司产品改革,大力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促进员工成长发展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
贴近产业 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司“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是校级品牌专业、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第一批二类建设品牌专业。借助广东省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韶关市传统的制造业转型需要,公司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导性纲领,抓住“十三五”区域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契机,以机电技术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工业机器人为主要方向,立足粤北地区,辐射珠三角,通过多年努力,已经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实训基地打造成为了教学条件好、整体实力强、就业质量高和办学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由专业和实训中心共同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树品牌社团、育技能精英的高水平、全省一流、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独具个性的专业特色,在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
打破壁垒 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双推进
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机电技术公共实训中心和工业机器人公共实训中心为教学和实训平台,以广东省绿色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韶关市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科研平台,秉承“特色鲜明、全省一流”的宗旨,围绕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实践育人、建设教学团队、增强服务能力、打造专业特色、促进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建设,取得了优异成果,其中国家级标志性成果9项,省级标志性成果28项。
公司以机电技术服务中心为平台,打通电气系和机械系的专业衔接,打破专业壁垒,打破学科壁垒,培养教科研团队,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共用,实现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拓展工业机器人方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方向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效果显著。
近三年来学院投入约895万元,逐步建成具有教学、生产、科研三位一体功能的技术实训基地,2017年立项并建设了省级机电技术公共实训中心和省级工业机器人公共实训中心,随后被认定为教育部生产型实训基地。两个中心建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训室、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室”、“工业机器人装调实训室”、“机器视觉实训室”和“智能制造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到2018年12月,实训面积达到1067平方米,工位达到342个,生均实训设备总值23000元,生均学年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为517学时。实训教学条件不仅满足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需求,而且可以实现共享共用,进一步改善智能制造专业群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
依托机械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等专业申报和建设,学院已投入专项建设经费合计460余万,先后完成“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实训室”、“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护实训室”、“机电装调与控制实训”和“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属于广东省第一批公共实训中心项目。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服务和对外培训等内容,先后完成对宝武集团韶钢有限公司、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等员工培训2000余学时,并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研服务,其中“蓄热式工业炉用对流辐射墙及其蓄热式工业炉”发明成果在宝钢集团的成果转化,取得良好效果,成为了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高强高韧性海洋工程及船舶用钢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支撑技术之一,并形成了发明专利《双流质同步换向阀及其预热节能装置》。教科研团队还获得了《基于VC2010的轴类零件机器视觉尺寸检测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登记和《轴类零件机器视觉尺寸检测装置》等3项实用新型专利。在2016-2018年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先后对外提供各项服务40余项,累计经济效益达50余万元。
产教融合精心培育复合型人才
三年来,学院紧抓推进机电技术服务中心运行,深入研究基于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继续开展产教融合的机电技术服务中心,以全国优秀教师魏志丽、南粤优秀教师李福运、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优秀教练杨秀文等为指导老师,成立了PLC协会和工业机器人协会等2个员工技术社团,旨在培育技能精英,树立品牌社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公司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全天候面向员工开放,寒暑假和周末也不例外。得益于充实的实训锻炼,近年来,员工团队先后在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不俗成绩,锻造了大批优秀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满意度达99.2%,普遍认为我专业毕业生做事踏实,专业知识扎实,团队协作度高。如华为公司在公司招聘的毕业生人数从2016年的1人增至2018年的20余人,为进一步深化与公司合作,前段时间还与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拟定今年在公司招聘40余人。
成绩的取得令人振奋,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该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水平专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专业向特色鲜明、企业社会认可度高的方向集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复合型人才,将是全院下上孜孜不倦追求的永恒课题。
文字:李福运 杨秀文 吴艳清
排版:叶晓彤
责任编辑:凌晨
审核:洪明刚